中医是如何论治孕期呕吐的特殊点在哪青年

文章来源:妊娠呕吐   发布时间:2023/12/2 9:07:00   点击数:
 妊娠二三月,秽恶之气上逆,阻隔饮食,出现恶心呕吐,头眩体倦,恶闻食嗅等症,中医称为“妊娠恶阻”,又称“妊娠呕吐不止”、“子病”等。大多在三个月后逐渐消失,亦有直至分娩者。那为什么有的在怀孕期间平静安逸,有的却急剧痛苦呢?《千金要方》曰:“凡妇人虚赢,血气不足,肾气又弱,平时喜怒不节……欲有妊而喜病阻。《妇人大全良方》记有:“妊娠呕吐恶食,体倦嗜卧,此胃气虚而恶阻也”。说明在古代此种情况也很常见,反映的是胃虚体弱或兼气郁是本病的重要病因,也就是肝胃不和,胃气上逆为主,此后多数医家也一致认同此理。常规来说,一般性妊娠呕吐,中药内服治疗本病效果是良好的;但对于妊娠剧吐者,由于中药给药途径受限,疗效难以满意,不少医家对此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。有采用食指压按内关,使恶心减轻或消失后再进药的治法;还有针刺以太冲、足三里、丰隆三穴作为主穴来治疗;早些年还有实验采用中脘穴位吸引器(气罐)施加负压的同时,嘱病人进食,后15~20分钟放去负压的方法,报道治疗严重恶阻62例,显效40例,好转22例;还有通过耳穴注射来止呕的方法等等。呕吐这个病难治吗?显然不是,只是妊娠呕吐不同于常人呕吐,一定是以保证母子安全为前提,才能对症施治,所以“畏首畏尾”现象在妊娠病中是态,病重药轻则无效,病轻药重则坏事。时至优生优育的今天,更是一道有挑战性的课题,故应该多种方法配合使用,以达到满意效果。目前临床上对妊娠呕吐的病因,总结有胃虚、肝热、痰湿三种类型,结合特点分述如下:1.胃虚型平素身体较弱,受孕之后,月经停闭,血海不泻,冲脉之气较盛,冲脉隶于阳明,其气上逆犯胃,胃气不能下降,反随冲气上逆而致恶心呕吐。主要表现是食欲欠佳,怀孕以后脘腹胀闷,呕恶不食或食入即吐,全身无力,怠惰思睡,舌淡苔白,脉缓滑无力,均为脾虚胃弱之征。此种呕吐用药效果较好,治宜健脾和中,调气降逆,方用香砂六君子汤(丸)。2.肝热型平素肝阳偏亢或郁怒伤肝,肝失条达,或孕后血聚养胎,肝血不足,肝气偏盛,致使肝气挟冲气上逆犯胃而呕恶。主要表现是妊娠初期呕吐苦水或酸水,脘闷胁痛,腹胀肠鸣,嗳气叹息,面色苍暗,精神抑郁,头胀而眩,苔正常或微黄,脉弦滑,均为肝胃不和之象。此种呕吐时轻时重,与情绪关系密切,汤药效果一般,丸药较好一些。治宜抑肝和胃,降逆止呕为主,方用苏叶黄连汤加减、和胃平肝丸等。3.痰湿型平素脾阳不足,体倦少动,痰饮停滞,冲气挟痰湿上逆而致呕恶。表现为孕后6周左右,呕吐痰涎,胸满不思饮食,膈间有水,心悸气促,口中淡腻,舌淡胖,脉滑,均为痰湿内停之征。此证宜多晒太阳,绵延持久,治宜豁痰降逆,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或香砂胃苓丸加减。另外,久病及肾,呕吐绵延时间长或者剧烈呕吐者会导致气阴亏虚,也就是所谓的“水电解质失衡”,表现为肌肤干燥无光泽、眼眶凹陷、精神萎靡、舌红少苔、呕吐苦黄或血水,治宜生脉散加参麦颗粒、增液汤加减等。总之,对妊娠恶阻的治疗,以调气和中,降逆止呕为主,辅以针灸、食疗气功等综合治疗。并要注意饮食和情志方面的调养,临床可根据体质的不同尽早调理,依据病因的不同而分别治疗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gxlvyou8.net/zlff/170034.html